首页 >> 专业文章 >> 想要快速成长?你要警惕自利性偏差
想要快速成长?你要警惕自利性偏差 在线疏导心理学研究院

在生活中,很容易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自己做一件事成功了,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实力;

自己做一件事失败了,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或外界因素。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则容易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果别人做一件事成功了,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运气;

别人做一件事失败了,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为实力不够。

这种现象,是出现了“自利性偏差”。

自利性偏差1.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1

自利性偏差指人们往往喜欢对自己的成功做个人归因,对失败做情境归因。

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做个人归因。

认知心理学家安妮·杜克在《对赌》中就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那些在牌桌上一夜暴富的人,往往容易输得倾家荡产。

因为他们看到别人赢了钱,觉得是运气;而自己赢了钱,则是因为实力。

他们抱着这个念头继续打赌,而不是见好就收,最后导致血本无归。

在生活中,自利性偏差也很常见。

比如,创业时,如果一个项目成功了,大部分人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实力;

一个项目失败了,则容易抱怨经济不景气或员工不努力。

而别人做的项目成功了,就酸对方只是运气好;

别人做的项目失败了,则嘲讽对方实力不够。

自利性偏差3.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2

为什么会出现自利性偏差呢?

一方面,之所以出现自利性偏差,是因为对自我认知不足。

很多人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我的评价过高,甚至出现自负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曾在2006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中谈到这样一道题目:

“在一个百分制的量表上,你会给自己的道德和价值打多少分?”

结果是50%的人给自己打分在90分或90分以上,只有11%的人给自己打分在74分或74分以下。

可见,大多数人都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另一方面,出现自利性偏差,是为了维护自尊。

很多人为了维护自尊,在归因时倾向于吹嘘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夸大运气、客观条件的负面作用。

这样,成功时,就能获得他人的崇拜;失败时,就能获得他人的同情。

比如,学生考试时,如果成绩考得好,就认为是自己足够聪明,或者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

如果成绩考得不好,就责怪题目太难,或者考场上灯光太刺眼。

这样,就不用面对“也许自己并不优秀”的现实了。

自利性偏差2.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3

自利性偏差容易使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不足,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就像安妮·杜克所说的那样:

“将我们大多数的负面结果归咎于运气,意味着我们错失了审视决策以求改进的机会。

把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的成就,意味着我们经常会巩固那些不应该被巩固的决策,并且失去了改善决策的机会。”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自利性偏差的影响呢?

一、学会自我反思

有时候,一味地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成功的,容易掩盖自己真正存在的问题,这反而不利于个人成长。

所以,在遇到问题和麻烦时,先不用着急开脱和解释,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反思复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进和完善,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个人成长。

二、承认他人的努力

在他人成功时,先别忙着羡慕嫉妒恨,而是要看到对方付出的努力。

没有谁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光鲜亮丽的背后,也许付出了百倍的努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别人成功了,我们可以看看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什么,进一步提升自己。

三、客观地看待成败

在生活中,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成败,既不扭曲事实,也不过分夸大。

就像奇葩说的辩手席瑞说的那样:

“看待别人的成功,多看看别人的付出;看待自己的成功,多看看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看待自己的失败,多看看自己的能力不足;看待别人的失败,多看看他面临的外部因素。”

当我们能做到客观地面对成败,不断反思进取,也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自利性偏差4.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