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文章 >> 面对伤害除了攻击报复,你可以选择这种更积极的应对方式
面对伤害除了攻击报复,你可以选择这种更积极的应对方式 在线疏导心理学研究院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被辜负的情况。

这些辜负给我们带来伤害,让我们感到痛苦。

面对别人的辜负,你会选择原谅还是复仇呢?

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1

有位青年在订婚时,未婚妻当场悔婚。

她牵着另一名年轻男孩的手,对他说:“对不起,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

青年觉得备受耻辱,决定逃离小镇,闯出一番名堂,来挽回自己丢失的尊严。

后来,他成为一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写出《忏悔录》《爱弥儿》等著作。

这个青年就是卢梭。

多年以后,卢梭重回故乡,朋友告诉他当年的未婚妻穷困潦倒、拮据度日。

没想到卢梭非但没有幸灾乐祸,反而为此感到难过,并拿了钱财让朋友转交给她。

朋友感到很不理解,当年未婚妻让他丢了那么大的脸,难道不怨恨她吗?

卢梭却回答,如果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处于怨恨之中,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就像我提着一袋死老鼠去见你,那一路上闻着臭味的岂不是我?”

卢梭的故事,让人看到面对伤害,宽恕所带来的力量。

有时候,放下仇恨,就是放过自己。

宽恕1.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2

在积极心理学中,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深度而持久的伤害。

宽恕是指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在《古尊宿语录》中,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很多人会认为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受了伤害后,只需等待多年以后对方得到报应,就能解掉心头之恨。

但实际上这段话表达的是另外一个意思,面对伤害时,如果能学会宽恕,以平和的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时过境迁后再回首往事,就可以用新的角度来看待对方。

宽恕2.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3

心理学家Luthans认为,宽恕有着积极的心理学意义:

它能使受害者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去看待犯错者,使受害者更有可能明白事理,并对犯错者与错误行为中的积极方面以及所得到的教训心存感激。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宽恕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能有效解决抑郁、愤怒、焦虑、恐惧、自责、后悔、内疚等情绪问题。

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也在《选择幸福》一书中说道:

“当我们宽恕他人时,我们其实是解开了情绪上的结,并且扫清了情绪系统中的垃圾。

当我们宽恕他人时,我们就是在让自己的情绪自由流动,并感受其中的愤怒、恐惧、痛苦以及同情。

记仇就好像把心结弄得越来越紧,放下仇恨则好像放开自己的手,打开心结。”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要宽恕别人,不是为了放过对方,而是为了放过自己。

宽恕3.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4

既然宽恕能带来这么多好处,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会宽恕呢?

心理学家Luthans提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实现宽恕:

一、察觉伤害带来的反应

你可以回忆被伤害的经历,想象当时的人物、场景、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唤起各种情绪和感受,比如愤怒、悲伤、恐惧、不安等。

二、在内心选择宽恕

面对伤害,除了攻击报复,你还可以选择在内心宽恕对方。

你可以把宽恕的内容写在日记里,或者写一封宽恕对方但不会送出去的信。

这样有助于你做到真正的宽恕。

三、改变看待对方的视角

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为什么伤害你,但不支持对方的行为。

也许对方攻击和伤害你时,处于恐惧、担心、受伤的状态,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并且无法采用合理的方式表达。

四、发现宽恕带来的正面行为

当被伤害的记忆重现时,提醒自己,“我已经宽恕这件事了。我要放下它,开启新的生活。”

并尝试去探索,宽恕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正面的感受和行为。

比如,一个小时候受到虐待的孩子,在长大后选择宽恕对方,内心体验到平和,并投身到儿童保护类似的事业中。

宽恕4.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5

你无法改变被伤害的过去,但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幸福的未来。

当你学会了宽恕和放下,你将拥有更美好、更积极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