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地铁上,如果有一排座位,其中一个座位已经坐了人,其他座位都是空的,你会选择坐在哪里呢?
想必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坐在有人的座位旁边,而是会拉开一些距离,选择隔开的座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和人际距离有关。
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合适的距离,才会感到舒适自在。
心理学家曾做过相似的实验:在一个空旷的阅览室中,有一位读者作为被试坐在一个座位上,实验员会走进阅览室并坐在他身边,观察对方的反应。
实验共有80个被试,由于被试不知道心理学家在做实验,当实验员坐在他们身旁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到别的地方坐下。
结果显示,处在空旷的环境中时,没有一个人愿意陌生人坐在自己身旁。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2
人际距离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关于人际交往中双方之间的距离及其意义。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同,距离也不同。
他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四种人际距离。
一、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通常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交往的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最亲近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
这种距离近范围在15厘米以内,远范围在15厘米~44厘米之间。
由于彼此离得比较近,可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气息,能够看清对方的表情和眼神,还可以进行身体上的接触,比如牵手、拥抱等。
二、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通常指朋友或熟人之间的交往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
这种距离近范围在46厘米~76厘米之间,远范围在76厘米~122厘米之间。
如果是比较亲近的朋友、熟人,这种距离可以保证双方能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如果和陌生人保持这种距离,容易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三、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通常指一般认识者之间交往的距离。
这是一种更为正式的社交性或礼节性的交往距离。
这种距离近范围在1.2米~2.1米之间,远范围在2.1米~3.7米之间。
在工作环境里或社交聚会上,人们大都保持这种距离。
比如工作招聘面谈、学生论文答辩、企业之间谈判等,保持这种距离更能增添庄重感。
四、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通常指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这是公开演讲时,演讲者和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这种距离近范围在3.7米~7.6米,远范围在10米之外。
在这种距离下,人们可以对处于同一空间的其他人减少关注。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3
除了提出以上四种人际距离,霍尔还指出:人际关系中的距离相当于一个尺度,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好交往的频率、距离、尺度,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空间和距离上存在倒“U”型关系,适当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会使人舒服自在,过远或过近的距离会使人产生压抑、厌恶和疏离。
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有多么重要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
对于不同的人,我们需要保持不同的空间距离。
比如,面对爱人、孩子时,可以与他们多亲近些;
面对朋友、熟人时,可以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面对同事、陌生人时,可以保持礼貌、客气的距离。
这样,既不会疏远自己亲近的人,也不会冒犯到别人。
二、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在和他人交往时,我们需要根据亲疏远近来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比如,对于比较亲近的人,我们可以向对方倾吐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可以收获对方的理解和情感支持。
对于点头之交,我们不要一股脑地把自己的烦恼倾吐给对方,这样容易被当作“祥林嫂”,让人避而远之。
在和不熟悉的人聊天时,我们需要把握好尺度,可以谈谈天气、电影、兴趣爱好之类的大众话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询问对方比较敏感、隐私的话题,容易让人感到尴尬。
三、保持恰当的交往频率
在和他人交往时,我们需要保持恰当的交往频率。
再亲密的关系,交往也不能太过黏人,而是要懂得给予彼此个人空间。
我们常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即便是亲戚朋友,如果天天腻在一起,时间久了也难免感到厌烦。
与其这样,倒不如保持一个恰当的交往频率,反而能保持新鲜感和愉悦感。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4
写在最后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好能保持适当的距离。
把握好相处时的分寸,关系才能变得和谐而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