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文章 >> “经历四川泸定地震后,我仍时时从梦中惊醒” | 如何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经历四川泸定地震后,我仍时时从梦中惊醒” | 如何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线疏导心理学研究院

1

最近,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

这场灾难,给很多人带来恐惧——

一位女士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地震来得很突然,自己差点吓哭了,拼命往楼下跑。

夺走了多个鲜活的生命——

一位特警在震中徒手刨掘救出3人,却在次日得知自己的爸爸和妹妹罹难。

摧毁了很多灾民的家园——

一位帮忙运输物资的灾民提到被震垮的家时,哽咽着哭了:“是的,房子没有了......”

但也出现感人的瞬间——

地震的瞬间,一名女子抱起自己的孩子,回看监控时,发现妈妈同时抱着自己......

还有积极的救援——

在汹涌的河水上,特警用身体和绳索搭起“生命桥”,成功救出900多人......

地震1.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2

目前,抗震救灾已转入过渡安置及恢复重建阶段。

地震之后,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也要重建“精神的家园”。

很多人,在经历地震后,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通常会表现出以下症状:

一、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比如,有位女士在经历了地震3个月后,脑中总是不停闪现地震时的惨烈场景。

就连晚上做梦,也是梦到地震房塌了,亲人在向自己求救。

看到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也会感到心慌不安。

二、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比如,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小女孩方登和弟弟方达同时被压在一块板子下,救援人员只能救一个人。

面对两难的选择,妈妈忍痛说出了“救弟弟”,本就因地震失去安全感的她,内心更加绝望。

被解救后,她失忆了,再也不愿回忆和触碰地震中的经历,也不愿意回唐山见母亲。

三、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比如,有位经历过地震的学生,深夜听到宿舍楼上重物滚动的声音后,以为又发生地震了,拔腿就往外跑,到了操场后才发现没有地震。

四、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比如,有的人在经历地震的当时,并没有表现出异常行为,但在几个月后,却出现自残、自杀行为或攻击性行为。

地震3.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3

如果地震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应该怎么办?

一、释放情绪

经历地震后,个体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比如恐惧、紧张、焦虑、无助等。

可以选择向信任的人倾诉自己的感受,比如经历地震时自己有哪些感受?自己有哪些担忧?

这样,可以让内心的情绪得到释放和宣泄。

二、重建安全感

地震带来的威胁往往让人失去安全感,这时就需要重建安全感。

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现在自己是安全的,地震的威胁已经结束。

尝试为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营养的饮食、充分的运动,这有利于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

三、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需要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比如,向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进行药物治疗;

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治疗、焦虑管理训练、松弛疗法等,进行心理疗愈。

地震2.jpg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